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青少年心理學
Psychology of Adolescence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雷庚玲 
課號
Psy4001 
課程識別碼
207 4437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新303 
備註
醫學系不限年級。心理系只能加簽,需先修心測發展。與師培合班。兼通識A48*。。A48*:哲學與道德思考、生命科學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且 限外系(所)學生
總人數上限:11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校有兩門課程介紹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狀態:一為「發展心理學」、二為「青少年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是一門以科學理論及方法了解個體在知覺、認知、語言、性格、情緒、人際關係等向度上之發展現象的學問,其所採取的是全人生(由出生到死亡)的觀點。青少年心理學則將現象的描述與理論的推演皆侷限於青少年階段。

但是,青少年此時此刻的行為並非憑空而來,難免與其天生氣質、發展藍圖、以及過去成長經驗有關。因此,本課程中會將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現有實徵研究結果做一簡介,再著重於對青少年期各發展主題之整合及其間關聯性的介紹。

這門課對修通識學分的學生來說,是體驗自我成長與深度關心社會的奠基石(corner stone);對師培生來說,是學習分析與認識青少年心理的核心石(key stone);對心理系高年級同學來說,是統整心理學知識的合頂石(cap stone)。

透過一面介紹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及研究方法,一面按週以鷹架設計與每週批改發回的討論課會議記錄,本課程期望幫助同學以多元的全人角度,深入思考青少年面臨的成長衝擊。也透過心理學理論與方法的邏輯訓練,讓同學們練習以科學方法檢視自己對青少年及其成長環境如文化、家庭、師生、同儕、網路、道德、學習等議題的盲點。 

課程目標
「青少年心理學」這門課,不會直接傳授班級經營或心理輔導的技巧。而是透過介紹心理學的理論及研究方法,幫助修習中等教育學程的同學在未來的職場上得以透過心理學的多元思維,深入思考青少年所面臨的成長衝擊。也透過心理學理論推演的邏輯訓練,讓同學們有一套方法來檢視自己在教學與班級經營上的盲點。

本課程一方面為師資培育中心之「增能課程」,另一方面為開放給全校之「通識課程」。這兩班合併上課,一方面召募到了關心青少年發展的未來師資,另一方面也廣納了本校具有不同學科領域專長的高年級和研究所同學。因為這樣的修課學生組合,使同學們在獲得基本的青少年心理學知識外,還透過小組討論與團體報告摩擦出了不同的溝通、領導、自省、關懷、及創新、超越的火花。

本課程的目標不止於介紹青少年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方法、及現象;並欲透過每週給予會議記錄回饋的小組討論鷹架系統,及期末「口頭報告嘉年華」與期末分組書面報告的批改,一方面幫助學生活化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與思考邏輯,另一方面也可從團隊協作中摩擦出對溝通、領導、協調、合作、公平分工、關懷、創新、及超越的火花與自省,因而也讓學生從自身修課經驗中體會在期初「組員招募市集」活動中便一再強調的:「青少年最需要的就是鼓勵、陪伴、歡笑、信任、以及歸屬感」。 
課程要求
對上課的要求:不點名;上課請不要講話;隨身手機請務必關機;請勿錄音;歡迎抄筆記

請旁聽生合作之事項:(1)老師講課時,請坐教室最後一排或走道,以便讓修課同學有桌面抄筆記(2)每週課堂中進行一小時之分組討論課時,請旁聽生離開教室,以便有更大空間讓分組討論能順暢進行(3)本課程歡迎旁聽,但不歡迎旁聽生參加考試

非心理系同學之計分標準為:
期中及期末考各占35%。研究報告占30%。其中18%由老師評分決定,12%由組內同學投票決定。

心理系同學,不論以任何編號註冊,評分標準為:
期中及期末考各占30%。研究報告占40%。其中28%由老師評分決定,12%由組內同學投票決定。

老師隊分組報告之評分依據為(1)口頭、書面報告之總體品質(2)組內心理系同學(包括輔系、雙修心理系者)之總人數,人數少者酌量加分。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